在育儿旅程中,有许多“第一次”:第一次微笑、第一次走路、第一次开口说话。但还有一个“第一次”常常被忽略,却同样令人动容,甚至更加刻骨铭心——那就是第一次把宝宝交给别人照顾。

对我来说,这一天发生在一个星期二。天气闷热,我却几乎没有察觉。我已经第五次打包尿布包,确认奶瓶上贴好了标签,还三次检查了紧急联络清单是否放在显眼的位置。我的宝宝才五个月大,而这将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分离。

为什么这件事这么难

我不是把他交给陌生人,而是交给了我自己的母亲——一个曾经养育我的人。但即便如此,把宝宝交出去的那一刻,我感觉自己像把灵魂的一部分也交出去了。我笑着说再见,亲吻他柔软的小脸,强迫自己走出家门。我的心不只是痛,而是彻底裂开了。

开车五分钟后,我不得不靠边停车。眼泪瞬间涌出,怎么也止不住。我没有想到自己的情绪会如此激烈。我本以为会享受这难得的“自由时光”——去做个头发、跑个腿,或是好好喝一杯热咖啡。但我脑海里全是:“他会不会想我?他知道我不在身边吗?”

愧疚与成长

做父母总伴随着深深的愧疚。我是不是太自私了?我是不是在抛弃他?但我心里知道,这一步是必要的——不仅仅是为了我自己,也是为了他。学着信任别人照顾我们的孩子,是教他们世界不仅仅只有父母的一部分。这是他们理解爱与关怀可以来自不同人的开始。

那天我还学到了另一件事:在车里哭是完全可以的。这不是软弱的表现,而是你爱的深切。

每位父母心中的默默时刻

也许你是把宝宝交给了托儿所老师、保姆,或是值得信赖的朋友。也许你是因为上班、就医,或仅仅是为了能喘口气。不论理由是什么,暂时离开那个完全依赖你的小生命,都需要莫大的勇气。

但人们往往不会谈论这其中的挣扎,那种想要休息却又充满担忧的情绪拉扯。我们脑中不断浮现“如果……怎么办”,在手机里一遍遍翻看宝宝的照片,直到能回家。

是什么让我慢慢适应

  • 短信报平安:我请妈妈定时发些更新——一张照片、一段短视频,或简单一句“他睡着了”。这让我安心许多。
  • 自我鼓励:我不断提醒自己:这是健康的,他很安全。我不是离开他,而是在练习新的信任节奏。
  • 短时间尝试:我第一次分离时间不长,仅两个小时。这样的“小练习”让我有信心下一次再尝试更久一点。

重返家门的那一刻

当我回来看到他那咧嘴傻笑的模样——那种露出牙龈的笑容——我的心也随之轻盈起来。他没有忘记我,事实上,他一切都好。而我,最终也好了。

那一天没有让我变得不称职,反而让我成长为一个更好的母亲——一个学会在爱、恐惧与信任中寻找平衡的妈妈。一个意识到“放手一点点”,可能是为人父母最勇敢的事。

写给每一个即将面对第一次“说再见”的父母

你并不孤单。你没有在小题大做。你没有做错什么。你只是正在经历育儿旅程中一个温柔而真实的阶段。

如果你也在车里哭了——没关系。我们都哭过。